阿拉善:讓民族傳統醫藥惠及更多群眾
日前,記者走進阿左旗中醫蒙醫醫院蒙醫療術科看到,幾名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紅柳灸療,一根在酥油里煮開的十厘米紅柳條被置于患者穴位處熱疚。據醫生介紹,由于適應范圍廣、見效快、復發率低、副作用小,這種獨特的非藥物療法備受患者認可。
“紅柳灸療法是蒙醫灸療法之一,也是臨床外法的療法之一,以本地紅柳(蘇海)為原料,以蒙醫基礎理論為指導,經長期大量臨床實踐經驗而形成,適用于一些寒性疾病及脈病、熱病的。目前已累計病人約630人次,預后效果良好?!卑⒆笃熘嗅t蒙醫醫院蒙醫療術科負責人胡格日勒說。
為進一步發揮中醫特色優勢,傳承創新發展中醫特色技術,該院中醫疼痛科創新工作室在去年推出雷火灸、熱蠟療、火龍罐等新項目新技術的基礎上,今年又新增了督脈灸技術和臭氧大自血技術。工作室負責人王曉玲告訴記者:“我們開設了‘名老中醫工作室’,積極發揮傳幫帶教作用,抽調中醫骨干向全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新技術,并組織專家多次深入基層衛生院開展義診巡診?!?/span>
2023年10月印發的《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》提出,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,推動中醫藥(蒙醫藥)、原料藥等醫藥產業發展。這為中醫藥(蒙醫藥)傳承創新發展帶來新機遇。我盟根據全區中醫藥“四梁八柱”頂層設計和“十四五”時期中醫藥(蒙醫藥)發展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,將中醫藥(蒙醫藥)振興行動納入健康阿拉善十七項行動之一全面推進。
“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《意見》精神,盟衛健系統著力推動中醫(蒙醫)醫院高質量發展,增強基層中醫藥(蒙醫藥)服務可及性,進一步加大對中醫藥(蒙醫藥)科研、學科發展投入力度,全面提升中醫藥(蒙醫藥)治未病、疾病、康復、公共衛生、醫養康養等服務。計劃到2025年,培育自治區級中醫(蒙醫)優勢??疲▽2。?個、盟級優勢??疲▽2。?0個,通過專科示范帶動,優化診療方案,推廣適宜技術,提升中醫(蒙醫)醫療服務水平。”盟衛健委黨組書記、主任曾令光說。
據了解,2023年,盟蒙醫醫院通過特色專科建設、科研成果轉化、個體化民族醫藥服務等舉措,努力提升蒙醫藥服務能力,打造名醫工作室11個,累計培養繼承人18名,先后挖掘整理蒙醫藥傳統知識15項,3項蒙醫傳統療法被列入阿拉善盟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該院還開展“一人一方”蒙藥飲片調配工作,共采購185種蒙藥飲片供臨床調配使用,并已全部納入醫保藥品目錄,減輕群眾就醫負擔。成功研發主治II型糖尿病蒙藥組合物特格希德格奇(糖尿樂),獲知識產權局專利和澳大利亞革新專利公司發明專利,已在全區多家醫院調劑使用。
盟蒙醫醫院黨委書記葉俊表示,我盟將持續推動蒙醫藥文化“走出去”,蒙醫藥科技項目“引進來”,結合扶持政策,創新科研項目,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,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旗區輻射,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就醫獲得感。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所轉載的所有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3205845866@qq.com